我是暨南大學畢業的,
所以對埔里總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這裡有我讀書的地方、租房子的地方、家教的地方.....,
尤其還和它共同渡過了艱辛的九二一大地震,
所以那份革命感情更是難捨、難分。
(一)李仔哥爌肉販
今天早上因為出門已經有點晚,
再加上國道六號又施工塞了一段時間的車,
所以抵達埔里都快十二點了!
趕緊先找個地方吃午餐,
記得以前最常吃的就是李仔哥爌肉飯,
自從畢業以後就沒吃過了吧!
但是至今還是真的難以忘懷它的美味呢!
李仔哥爌肉飯原位於市區麥當勞對面的巷子裡,
畢業之前就搬到往霧社的外環道這邊,
生意一樣還蠻好的,
當然爌肉也一樣令人垂涎三尺。
李仔哥的爌肉有多好吃?
我舉個真實的案例說明吧!
記得當時研究所班上有個溫柔婉約、長髮飄逸、瓜子臉、皮膚白皙、非常典型中文系的女生,
就是那種在農曆七月每個人都會盡量讓她不要出門的那種。
(其實她只是有點"蒼白",長得還算不錯喔!)
有一次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情緣",
讓我帶她到還在舊址的李仔哥吃爌肉飯吃午餐,
她一看到爌肉飯,臉馬上一跨,眉頭一皺:
"好肥!好噁心喔!"
我說:"不會啦!很好吃的,吃看看吧!"
女同學用筷子輕輕翻動爌肉,
小心翼翼的,好像它會突然跳起來咬人一樣,
勉為其難的在瘦肉部分咬了一小口,
同學突然眼睛一亮:
"咦?好像還不錯吃呢!"
然後就像蠶寶寶吃桑葉一樣,一小口、一小口的把整碗爌肉飯吃光光,
連先前覺得肥吱吱、不敢吃的肥肉也一併進了她的肚子,
不過當時我還以為她是怕我不爽、勉強吃完的,
覺得對她有點不好意思,就幫她出了那頓飯的餐錢。
之後,每過幾天她就問我:"宗棋!什麼時候要再請我吃爌肉飯啊?"
我確定她已經深深的愛上....李仔哥爌肉飯了!
不過她都已經有男朋友了!
棋子格言之一:請沒男朋友的女生吃飯是"浪漫",
請有男朋友的女生吃飯是"浪費",
我還是不要浪費錢好了!
好久沒吃的爌肉飯嚐起來還是一樣美味,
一般爌肉飯最怕的就是肥肉的部份會硬硬、油膩膩的,
但這裡的就是又"軟"又"入味",
完全不需要動下顎,光含在嘴裡油花就會自動被口水化解掉,
煮得真的有夠"爛"的吧!
而且還真的是超級好吃的。
只是它的飯有點硬呢!
不夠這也不是問題,拌點湯就可以囉!
說到湯,這裡的醬筍排骨湯也還不錯喔!
鮮美的排骨湯,還有一點甘甘、酸酸的醬筍味道,
在炎熱的夏天是超級下飯的好湯。
如果不喜歡醬筍排骨的味道,
還有味噌湯、蘿蔔湯,
味道也還不錯,
而且一大碗只要10元呢!
這麼"美味"的價格要去那裡找啊!
妻點的是排骨飯,
味道也是還蠻不錯的,
滷汁滲到肉的最內層的每條肌里,
滿滿的一口就是最好的味道。
(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因為今年六月多才來過埔里,
所以此次就只有把這裡當做吃飯的地方,
用過午餐就離開埔里小鎮,
往日月潭的方向走。
甫出愛蘭橋,約十分鐘的車程,
就會看到右手邊的暨南大學,也是我的母校,
裡面真的還挺漂亮的,
不過今天因為時間真的蠻有限的,
就只好學大禹忍痛過門不入囉!
如果大家有空過來一定要進去看看,
只要在校門口換個證件就可以了!
保證不虛此行。
(三)桃米新故鄉見學園區、紙教堂
接著我們要去的是位於暨南大學後山的桃米里新故鄉見學園區,
這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才開發的新生態園區,
所以我之前也沒來過,
不過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
倒是常和同學從科技大樓旁邊的小路到後山來爬山,
只是應該沒有走那麼遠而已。
暨南大學本身也是位於桃米里裡,
以前籌備處教授上課時就曾經講過:
"暨南大學"原本命名時,曾考慮叫做"桃米大學"的,
不過因為知名度太低,而且好像有點"鶯鶯燕燕"的,因此作罷!
沒想到幾年後,一個"桃米生態園區"竟然可以享譽全國,
據說還是個年觀光產值有好幾千萬的地方呢!
經過造景設計後,整個桃米里就是個大公園一樣,
路邊、溪旁就可以看到許多人蹲在一旁,觀察著自然生態,
而隨便一條圳溝拍起來的風景,
就可以媲美國際級的美景呢!
不過,在這裡最有名的還是紙教堂(Paper Dome)的建築,
它的典故來自於1995年的日本的阪神大地震,
當時家住東京的建築師--坂茂從報章媒體看到許多人在倒塌的建築物中罹難、受傷,
心想是否可以為這些災民做些什麼?
於是他毅然決定前往受創受重的神戶地區,
當他抵達「災後只剩下一尊基督像」的鷹取教會時,
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滿目瘡痍的街景宛如歷經二次大戰炮火的轟炸,
而來自不同國籍的災民們,
共同的在斷垣殘壁中默默地舉行露天彌撒,
彷彿寒冬中期待溫暖的營火般。
坂茂提出了興建「紙建築」的構想,
最主要是取其「當有形的教會傾倒之後,真正無形的教會終於出現了!」的理念鼓舞眾人,
不知不覺中安撫了所有災民的心靈,
這種原理有點像是電影《浩劫重生》中湯姆漢克的排球welson一樣,
總是能在最絕望的時候帶給人們最重要的精神寄託呢!
桃米里的紙教堂就在生態園區裡,
而且一路上就一直就有指標以及攤販的,
所以並不太難找。
我們停好車,沿著步道走向紙教堂,
遠遠看這棟雪白色建築物就還挺明顯的,
彷彿真能在茫茫大海中,
尋覓到了心靈最深處的一盞明燈。
步道上有一些攤販販賣著埔里的特產,
大部分是一些野菜什麼的,
還有好幾攤賣當地產的百香果,
好像是一大袋、一大袋就一百元吧!
我們買了一袋放在車上,
一整個下午車子都超香的,
心情也變得超好的。
我們沒有直接進入紙教堂園區,
而是又延著步道往前走一些,
路邊是一潭一潭的蓮花池,
不過我覺得規劃得並不是太好,
蓮花已經謝得差不多,
而且週遭又沒什麼護欄,
小孩子很容易不小心就掉進池裡去。
還有一群人圍著池塘撈魚,
看起來真的蠻亂的。
步道約又走了三百公尺,
有一間名為"小鎮小事"的coffee shop,
造型還挺特別的,給人蠻舒服的感覺,
只是我們並沒有打算在此久留,
所以就沒有進去。
回到紙教堂園區前,
進入園區還要50元門票,
不過還可以抵消費,
所以也不算太貴!
門票上將園區分為好幾個區,
但是我認為其實只是噱頭而已,裡面並不是很大,
也或許是因為我們對生態比較沒有興趣吧!
不過我們在池塘邊還真的看到一隻綠色青蛙呢!
二話不說,就把它抓進相機的記憶體裡。
這裡雖然不大,但是走起來真的蠻舒服的!
有草地、水池、白色的教堂、創意的建築,還有竹籐的咖啡椅,
就是平平淡淡、慵慵懶懶的氛圍,心情不自覺就跟著放鬆了!
只是遊客有點多而已,
可以想像如果在非假日、比較沒有遊客的時候,
一定可以悠閒的在池邊沉思、放空一整個下午,感覺真的還蠻好的,
真希望我還是在暨大讀書,
倘真如此,我一定會天天過來的。
(不過想也知道不可能,因為"甜蜜的負荷"越來越多囉!)
我們從宣傳單看到晚上的紙教堂更漂亮,
昏黃的燈光透過薄紙暈出淡淡的光芒,
就像個大燈籠似的,遠遠的就可以看的見,
光暈雖然微弱,卻可以給人無窮的希望與溫暖。
等下次有機會再留到晚上吧!
(四)日月潭伊達邵碼頭
離開紙教堂,我們就到日月潭走走,
沿著湖邊有兩個方向可走,
一邊是向右轉可以到朝霧碼頭、水社碼頭、涵碧樓等等的,
一邊是向左轉可以到文武廟、孔雀園、伊達邵碼頭,然後再往水里,
原本我們要去水社碼頭附近走走的,
但實在太難停車了!
所以只好又回到左線。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從最裡面走回來,
我們最裡面的地方就到「伊達邵碼頭」,
我記得以前這裡是叫做「德化碼頭」的,
應該是為了配合新增的原住民族「伊達邵族」而正名的,
不過湖光山色依舊還蠻漂亮的呢!
還沒到伊達邵碼頭,遠遠的就看到正在興建的日月潭纜車以及纜車日月潭站,
這纜車據說是從九族文化村那邊過來的,
高度並不會很高,看起來還蠻不錯的,
說真的,我還挺有興趣想坐看看。
其實台灣有很多觀光景點都很不錯,
如果政府可以多拿出點魄力好好擘劃、經營,
並不會給國外任何一個知名的風景名勝的,
只是當其中牽扯到利益糾葛就往往會變質而已!
希望這個日月潭纜車可以做好一點,
不要像台北的貓纜一樣,後來變成了"湖纜"(唬爛!)
伊達邵碼頭上有原住民朋友的歌舞表演兼賣cd、dvd,
我們沿著岸邊信走,涼風帶著水氣迎面吹拂真的還蠻舒暢的,
碼頭邊還有個小市集,
我們買了山豬肉、冰紅茶,還有晟的玩具槍,
山豬肉和我們原本想像的"乾式"有點不同,
而是用鐵板炒的,
不過味道也還不算難吃呢!
阿薩姆紅茶是這幾年魚池鄉重點培植的產業之一,
濃濃的紅茶味的確和外面賣的鋁箔包或者飲料店的有所不同,
可能是新鮮、現泡的原因吧!
在離開南投前還特別跑去特產中心買了包"紅茶茶葉"回家泡呢!
玩具槍當然是晟吵著要買的,
一支一百元還不算太貴,
還有音效"Fire!@#$%^&*(後面講英文我不知道他在說啥?)"、"噠!噠!噠!"、"轟!轟!轟!"
只是還沒離開日月潭就摔了兩下,
瞄準器掉下來不說,從此就沒再發出聲音了!
其實伊達邵碼頭附近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而且還可以坐船遊潭,
費用大概半個小時三百元,有點貴但是我覺得蠻值得的,
想像可以在青山綠水的正中央享受清風拂面、湖光耀人的舒暢,
人生最愜意的不正是此時此刻嗎?
只是我們的行程有點趕,
超級害怕回去的時候國道又塞車,
所以只好先離開。
(五)日月潭文武廟
往回走,我們到文武廟逛逛,
如果說日月潭附近的人工建築,
文武廟應該是當中最明顯的地標吧!
(當然最奢華的應該是涵碧樓!
不過我曾經住過旁邊的教師會館,
view也真的很漂亮喔!)
文武廟屹立在青蔥翠綠之間,
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特別莊嚴肅穆,
在隱約中,還會給人一種錯覺,
就是所有青山綠水就是為其陪襯而誕生的呢!
這裡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好像也是災情挺慘重,
不過經過多年的規劃、重建,
現在又浴火重生了!
傲立的建築、靈赫的神明依舊護衛著虔誠的信眾們!
到廟裡當然就是祈求一切平安、順利,
這裡還有發財金,希望可以中樂透、賺大錢。(雖然我是不買樂透的!)
在廟的前進、販賣紀念品的旁邊我竟然還看到了一尊兵馬俑,
實在還蠻特別的,
就在覺得它有點突兀的時候,
突然間,它竟然還會緩緩遂動,
南無阿彌陀佛!難道是神蹟的顯靈?
原來是街頭藝人的表演啊!
就在"兵馬俑"的前方地上有一張看板表示,
他是個聽障人士,在此做街頭表演,歡迎路過的遊客做隨喜捐贈,
旁邊則還有個捐錢的桶子。
這點子真的是蠻酷的,
其實在不景氣的年代只要你願意付出就有賺錢的機會。
光在這酷熱天氣下,他穿著一深厚重的裝備,(應該是比較涼的特殊材質吧!但也很辛苦!)
還全身化著古銅色的妝,
就超級佩服他。
趕緊請晟拿了個五十元銅板丟到桶子裡,
還和"兵馬俑"一起拍了張合照呢!
離開文武廟當然要在門口拍張全家照,
一般要拍全家照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自拍,
要嘛就是用腳架,要嘛就是手伸得得長長的再往自己方向拍,
但這就要靠運氣與技術,常常會拍到切一半的。(反正現在數位相機挺方便的,殺掉就好了!)
現在還有一種是可以用手拿著的架子,
把相機夾在架上,一手伸長,一手擁著親密夥伴、迅速按下快門,
但是我總覺得這樣真的沒什麼人性。
我們最常用的就是請其他人幫我們拍,
話說請人家幫忙拍照可是門大學問。
往往雖然都已經調好焦距、位置遠近了!
就只要按下快門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第一次請到的中年婦人,還是可以拍成這樣....(如下圖)
我都已經仔細告訴她:人要在中間、要把文武廟的牌匾拍進去了!
結果人還是跑到了邊邊去了!(而且晟在看那裡啊?)
哀!真是「遇人不淑」啊!
幸好現在的數位相機是可以即時看,
不然等回到家,看到這樣子,一定會恨死她了!(但還是謝謝她的幫忙啦!)
後來仔細挑了一個比較年輕的,手上也拿著一台數位相機的小姐,
換個角度,一試即成,
在文武廟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日月潭水社碼頭
離開日月潭之前,還是不死心的跑到水社碼頭,
但依然是停車位難覓,只好悻悻然離開。
說真的,如果要比日月潭的湖景,
這邊好像比伊達邵碼頭那邊美,也比較沒有障礙物。
所以平常縣府辦水上音樂會、煙火等活動也都比較常會在這邊,
只是沒有停車位真的很麻煩,
幸好妻下去到遊客中心裡蓋了好幾個紀念章,
也算不虛此行囉!
(七)魚池鄉農會
因為怕塞車,我們約在四點多就離開日月潭了!
不過在魚池還特別跑到特產中心買了包紅茶的茶葉,
以後在家裡就可以自己泡來喝囉!真不錯呢!
- Sep 13 Sun 2009 18:29
[生活]埔里˙桃米˙日月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